2)第六章丨高庙罪已_三国之献帝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这过既不在君,便在臣属之中。怎么能说陛下此诏无有警醒我等大臣之意?”

  见两人逐渐变为口舌之争,马日磾不得不出言制止道:“好了!无论这罪己诏中是否有此意,我等都要加勉勤励,切不可兴意气。”

  “我等自勉,那别人呢?”马宇说道:“桓、灵以来,朝政失措,天下纷乱,是我等士人之罪欤?还不是阉宦、外戚蒙蔽于上,擅权无道所致?陛下前日在宣室召见近臣,曾言兴亡三事,其中流民、羌胡二事皆有定策,而朝政失措却未给天下士人一个交代,也未说如何杜绝,这如何让我等自勉?”

  马日磾一时语塞,诚然,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这么多年朝政之所以荒怠无道,全都是由宦官、外戚擅权所引起的。无数党人、士子费尽千辛万苦、舍生忘死才有了如今宦官与外戚势力一蹶不振的局面。

  这个时候,正是要一鼓作气,让皇帝重新订立规矩,从制度上明文约束、甚至是断绝宦官与外戚参与朝政的权力以及跻身朝堂的途径,实现真正的君主臣佐,共治天下。

  因为朝廷处政的权力就那么多,出于自己的利益,自然不乐意让外戚与宦官来分一杯羹。更何况这两者祸乱朝纲,实在不是什么好货,更不能让他们出现在朝堂之上。所以很多士族大臣都对皇帝翘首以盼,希望小皇帝能亲士人、远小人。

  但没想到皇帝心里隐隐然防范着士人,别看主政的马日磾、黄琬等人俱是一时名臣,也别看皇帝虽然宠信小黄门穆顺,但从未准许其干政。

  一时如此,不代表一世如此!

  这一点,从皇帝舅氏王斌、董承接二连三蒙获重任嘉赏,就可以看出外戚复起之势不远。到那个时候外戚与士族大臣必然会有一战,无论结果是谁先低头。只要二者合流,那么皇帝为了制衡,宦官再起之日也就不远了。

  皇帝如今只是用罪己诏稍提了几句,看上去重视无比,其实是轻飘飘的一笔带过,刻意留了一个阉宦、外戚随时可能再兴的口子,让朝中士族大臣如鲠在喉,以至于对皇帝高举轻放的态度大为不满。

  “此次陛下颁诏罪己,是我大汉首次自陈历代处政得失,直面过错。若论给天下士人一个交代,没有什么能比罪己诏还要郑重的了。”见马日磾沉默不语,作为关西士人的二号人物,士孙瑞严肃的说道:“伯轩随侍陛前,当慎思谨言。”

  马宇不甘的说道:“但是司隶校尉董承自入朝以来,对朝政屡屡妄加非议,这可是……”

  士孙瑞人情练达,精明事故,如何不知道这些人心里打着什么念头、唱的什么戏?这伙人自诩忠良,要排斥阉宦、外戚,还大汉政治清明。说得好听,其实走的还不是争权夺利的那一套?

  朝中任何人都有各自的政治底线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