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九十三章 越海蹈夷_三国之献帝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水手,朝野也无法理解皇帝为何对这个如此热衷,如果说保留甘宁一支水师以防备江上贼寇还说得过去,那么在沿海建造海船就有些劳民伤财了。

  皇帝几乎是一个人顶着压力推行,甚至还将格物院里韩暨、钧等一众宝贵人才送去侯官研究风帆大船,研制了几年,总算有所成果。这次特别指定娄发等人齐马行船,远渡辽东,就是一次造船成果的展示。

  “现在侯官的海船每艘能容四千余人,随舟大小,或做四帆,相取风气,无高危之虑,行不避迅风急浪,所以疾速,旬月可跨通南北。”关羽在会稽郡除了讨伐零星的山越、贼寇,还要经常盯着侯官两处船屯的进度,故对此知之甚详。

  张肃有些好奇的看了司马懿一眼,不知对方怎么对海船的事这样感兴趣,但想到司马懿展露的才智,也就没有打断对方的话头。

  “如果与东莱的水军比呢?横海校尉属下有三千水军,大小船舰上百,相比之下如何?”司马懿继续饶有兴致的问道。

  关羽思索了一下,这次他途径东莱,见到过停泊在蓬莱港的水军,心里也有过一番对比:“东莱的水军都是旧船居多,浮海至辽东尚可,去乐浪也还勉强,但若要往海深处,恐不及侯官所造海船能搏击风浪。”

  “原来如此,我明白了。”司马懿满意的点点头,举杯对关羽谢道:“晚辈不习舟船,多有询问,谢府君解惑。”

  关羽摆手表示无妨,这一次他能从日渐无事的会稽调至频战多功的幽州,有大半是出自尚书左仆射刘备的举荐,以及右将军徐晃的力挺。故主、故友都给了他一次立功的机会,关羽本人对此行也是信心满满。

  张肃忍不住问起道:“中郎将问这个是何缘故?”

  偏将军太史慈因功转拜平胡将军,驻兵玄菟,将与司马懿一起共同对高句丽、扶余等国进行用兵,之而几乎已是半公开的秘密。张肃想到关羽可能会在攻打扶余、高句丽,治理苍海郡一事上起到作用,至于海船,朝廷总不会派水军绕道苍海吧?

  且不说没这个必要,以往可从没有海路去过高句丽后方呢。

  司马懿意不在此,他简单的解释了一下:“我是在想,国家兴造海舟的用意,今日一见诸君蹈海而来,又见娄府君将赴辰郡,我心里才算猜到一二。”

  “是什么?”众人忙问道。

  “辰郡是三韩故地,在乐浪、真番之南,据闻其地三面大海,去辽东、东莱极远。”司马懿轻声说道:“边郡偏远,治理不易,倘若有巨船联通海上,或许就不用走陆路绕行,而可直抵东莱。”

  众人恍然,娄发更是欣喜,没想到自己担任太守之后,还能继续和港口、船队打交道。尤其是在未来辰郡的位置会变得至关重要,成为海上连接箕州诸郡,以及幽州、青州等沿海郡县的枢纽。

  司马懿心里却是想到,三韩以前曾与倭奴国有过往来,可见两地隔海不远,以前也曾有东海国渔民失踪海上,被风刮至乐浪的。可见朝廷或许是要继乐浪郡海上建立其与东莱、渔阳等郡的航路之后,进一步摸索辰郡与徐州、倭奴的新航线。

  只要打通了新航线,又有一批坚固成熟的船只,南北互通有无,兴起贸易往来,若即若离的箕州会很快与内地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倭奴或许会成为扶余、高句丽之后的下一个目标。

  这是一块机会之地,可以让人腾飞。

  司马懿在心里暗自想到。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