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三章 弭边心思_三国之献帝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视着对方,语气温和的说:“这里恰巧有道诏书是与周郎有关。”

  周瑜怔了一下,旋即接过诏书,笑道:“看来是件好事?”

  他与荀彧都是士族出身,共事多年早已熟悉,荀彧也不见怪,只说道:“国家有意派周郎巡视凉、并、幽等州烽燧城堡、军备士气、塞外胡情,以应不时之需。这是项重任,不用我多白费嘱咐,周郎自当用心尽力才是。”

  “从何处起行?”

  “自然是先近后远了。”

  “可要去凉州?”若是往河西四郡,往返可就是重复的路线了。

  荀彧这才想起什么似的,歉笑道:“也是我未曾说清楚,周郎不需走河西这一趟,凉州诸郡的军务,自会由右将军主簿黄权黄公衡责成此事,而周郎只需过上郡,经朔方、五原、云中诸郡,视塞外胡情,沿长城入幽州上谷,往东直至真番、带方为止。”

  真番、带方是重新在三韩设立的汉四郡,由朝廷派重臣巡视至此,意义可谓重大。

  “随行的是……”周瑜未及发问,荀彧便忽然看向刘备,说道:

  “殿前羽林郎田国让。”

  在座的都是聪明人,且不说刘备还在意外故人田豫也获蒙此任,周瑜却是想到朝廷接下来或许要在幽州有大动作。

  难不成是对乌桓用兵?

  周瑜想起年初时候,征北将军张辽传来的塞外军报,说乌桓提出非分之求,要朝廷多给赏赐,而朝廷的回复却是给了丰厚的赏赐,让张辽酌情处置——这是在支持怀柔的刘虞还在朝的时候。眼下变故或许就出于这里,他想起自己入尚书台已有五年,一直未有进步,这回必是要重用了,而皇帝同时又派徐晃的人巡视凉州,多半也是想在西域有所作为。自己这次出行,必定是能见到孙策的,那时可得好好与他一叙……

  他想的多是征伐上的事,回过神来的刘备却是思虑的更远,如果这半年内能将边地巡视完,加上整顿、完善等后续的功夫,最早也是明年就会动兵,而眼下这税制更易的事还没有一锤定音,这件事不处理好,哪里能放心用兵?

  除非是皇帝看到了税制变易不是当前能解决的,所以打算暂时搁置或稍作让步,一切都会以稳定为主,等大胜立威后再作他议。

  这是他的机会。

  自觉摸准未来数年朝局走向的刘备愈加不动声色,也没有任何与荀彧、王绛争风头的意思,这让许多在暗地里准备看热闹的人大失所望。

  由于王绛身体不好,当天晚上便由刘备值守宫台,在接受了应有的被褥、宵夜之后,刘备送走了汤官与侍奉的宫婢,准备关上门回去,却忽然见到旁边的房间内,有一个人伏案的身影,似乎这么晚了还在写些什么。

  刘备想了一想,转身将汤官送来的膳食收在食盒中,提着它出门来到那间房门前,轻轻的将其叩开,开门的正是白日见到的那名奋笔疾书的青年,这时刘备已经认出了对方,笑道:“诸葛孔明?我还记得你,当年我担任侍中,随国家去秘书监时与你有过数面之缘。竟想不到这些年,你愈加英姿勃发了。”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