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四十九章 聪惠少论_三国之献帝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恐怕不只是为了在交州建立声望那样简单。”

  “此话怎讲?”郭嘉不善与人交际、虚与委蛇,有些细节也并非他所能知。

  董昭微微一笑,看向了曹操:“曹公可知桓阶之妻是谁么?”

  “别人家的妻妾,我如何知道?”曹操略有不悦的说道,接着又促狭一笑,玩笑道:“除非其美。”

  董昭与郭嘉相视而笑,气氛一时轻松,他继而说道:“其妻乃伏氏。”

  “伏氏?”曹操玩笑的神情忽然严肃了起来,他认真的说道:“是琅琊伏氏?”

  “虽不算近,但也不远了。”董昭点头确认道,他从来喜欢关注那些朝堂的人事关系,甚至是曹操不甚在意的微末官吏的家底他也能摸个清楚:“仅是桓阶之妻为伏氏旁支,还能勉强说为巧合,但曹公应当记得,此次献象,南海郡也是出了力的。”

  “伏德?”曹操轻蔑的笑了笑,不以为然道:“我看是有人要为伏氏造势,躲在太子后面,他们难道以为帝后伉俪,太子的地位就稳固如山了么?”

  董昭忙伸手止住道:“太子年幼,现在说这些还为时尚早……”

  郭嘉却是从思索中回过神来,好整以暇的笑道:“也不早了,太子虚岁都已五龄,昨日才下诏书,拜年幼聪慧的子弟为太子舍人,曹公令郎也在其列。这让我想起曾听人说过,天子初掌大权时,建秘书监,也是搜集了一批同龄俊秀。”

  “是啊,说来还没有好好向曹公贺喜啊。”董昭拱手笑道,现如今曹操深受重用,儿子曹冲又成了太子身边的伴读,放眼看去,曹家至少会有两三代的权势。

  “就是不知谁堪为太子师。”儿子从小与太子一同长大,无疑确保了曹家的权势得以延续。皇帝这么做,曹操便不得不承情之至,顶着再大的压力也要帮助皇帝推行新政,得失利弊之间,他幽幽说着,看了眼郭嘉:“奉孝,这并不难猜,对吧?”

  “无非贾、荀而已。”郭嘉想也不想的说道,末了,他还补充了一句:“倘若不是,那太子可就……”

  “诶……”曹操叹了口气,其实在他的想法来看,现在就靠近太子未必是件好事,皇帝还那么年轻,以后的事谁又说得准呢?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