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69章 出征_三国之特工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容还是内在气概,与以往都大有不同的五千名羽林卫。

  骑着高头大马,一个个羽林卫将士笔直的挺直身板,身体在战马走动时微微上下颠簸,使得他们头盔上那一根根鲜红的翎毛也跟着不住颤动。

  一支支鲜红的羽毛微微颤动,就好似一团团正燃烧着的火苗,凝聚在一处,成了一片即将卷向匈奴人的熊熊烈火。

  跟在羽林卫队伍后面的,是两万名同样骑着高头大马,不过头盔上并不是插着羽毛,而是扎着红色缨子的洛阳军重骑兵。

  重骑兵将士的朴刀都插在战马身侧的刀袋中,身后背着强弩,在他们的腰间,挂着的只有一只装了二十四支羽箭的细长箭壶。

  洛阳军重骑兵的箭壶与专职弩箭手不同,专职弩箭手的箭壶是扁圆形,箭壶很大,能够装下八十支羽箭。

  无论羽箭数目还是还箭壶大小,重骑兵都是无法与强弩手相比。可对他们来说,强弩的使用,只不过是冲锋前用以缓冲或在将敌军包围之后,环绕其外远程打击,并不是至关紧要。

  走在重骑兵后面的,则是一万朴刀手和一万陌刀手。

  在洛阳军之中,重步兵于沙场之上起到的作用,还是远远强于骑兵。毕竟中原地区,各路豪雄麾下的骑兵都只不过是用以快速机动的迂回作战,真正的厮杀还是要仰仗着重步兵冲锋陷阵。

  骑兵与重步兵正面厮杀,一般来说,骑兵是承受不起重步兵劈砍的。

  队伍最后面的,则是只有腰间挎着长剑、箭壶,身后背着强弩的弩手。

  生为洛阳军中武器装备最为简单的弩手,在军旅中却从来都是有着一种其他兵种不及的优越感。

  他们几乎不需要与敌人近战搏杀,只需要将强弩端起,瞄准冲向他们的敌军,扣动机簧,便可给敌军造成极大的死伤。

  五万人马,在刘辩的引领下,沿着街道缓缓向城门开去。

  许多城内的百姓跟在队伍两侧,簇拥着大军朝城门行进,其间还掺杂着不少出征将士的亲眷。

  那些嫁给洛阳军将士的女子,紧跟在丈夫身后,每走几步,便会叮嘱她们的良人征伐沙场莫要冻着、饿着,一定要随着大军回家,说来说去,话只是那么几句,可其间蕴含着的深情,却并不是简单几句话所能囊括。

  还有一些老翁、老妇,也跟在队伍的后面。他们前来送的,是他们即将上战场与匈奴人厮杀的儿子。

  虽说儿子上战场,做父母的难免心存担忧,可送队伍出城的老翁、老妇们,脸上却是满满的都是骄傲。

  如今的洛阳军,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早已是空前拔高,谁家若是有个儿子正在当兵,或者是曾经在洛阳军当过兵,只是因为伤残而离开军旅,在街坊面前,都是极有颜面。

  即将到达城门口,刘辩远远看见徐庶、庞统和一干洛阳官员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