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明美食家_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旁边附和,对朱标说道:“你说的地方,在偏远地区或者在经济比重没那么重的地方或许可行,但咱现在缺的是能臣干吏!能臣你明白什么意思吧?”

  朱标当然知道是什么意思,可这种事,怎么可能简单的就解决了呢?

  “哥,标儿说的有对的地方,让武将转文职就是很不错的想法,最起码能解决一部分问题。”

  朱瀚在对朱元章说的时候,又开始夸赞朱标,认为朱标说的有道理,然后对朱元章说道:“不过,想解决官员能力低下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提升他们处理政务的熟练度,以达到高效办公的目的。”

  朱瀚早就对翰林院想进行改变了,他觉得后世的选拔用人体系更好!

  “哥,标儿刚刚说把武将从武职转为文职,他的话提醒了我,我们为什么不办一个进修班呢?”

  朱瀚提出了一个新的解决办法,顿时让朱元章来了兴趣,朱标在旁边也竖起耳朵开始听朱瀚的想法:“我认为,科举只是选拔官员的一种体系,并不能决定他们的最终命运,事实也同样如此,我们为什么不把一些不熟练业务的官员拉出来,然后到应天府进行半年或者三个月的脱产培训,让朝中大臣或者哥你亲自来教他们,以便更快的达到培训的目的。”

  三个月的培训,足够了的。

  朱瀚对朱元章说道:“哥,三个月不行,我们就分批次的进行培训,比如您来教行省的官吏如何更快速便捷的处理公务,州府的官吏让李善长、刘基等这些丞相来,他们回去以后也可以自己组织学习培训。”

  “这……公务不就耽搁了吗?”

  朱元章觉得,三个月时间太长:“这么多公务处理起来,可不简单啊。”

  “哥,能有多少事?”

  朱瀚摇摇头,“一个县城最重要的事是春耕秋收、另外就是商贸的发展,春耕秋收可以让当地的县丞去处理,商贸的发展……他们能听到来自朝堂的教导,这就相当于给他们指明了发展道路,对他们的工作来说,百利而无一害。”

  朱标听到朱瀚的话,非常认同:“小叔您说的对,磨刀不误砍柴工,学习应该放在第一位。”

  “行,咱就先拿周边的行省试试。”

  朱元章也认同朱瀚的话,然后对朱标呵斥道:“还有你,咱让你来找你叔,是让你跟着你叔学东西的,不是让你来吃饭的。”

  “……”

  朱标无语。

  合着我是你儿子,就活该被你骂是吧?

  就好像你来找朱瀚,不是吃喝似得。

  朱瀚见到朱元章训斥朱标,也没有再插嘴,他知道朱元章只是习惯性的这么作,并不是有意去针对朱标,这算是朱元章和朱标之间的交流方式了,人家父子俩的事,和咱没有关系。

  “来哥,大侄子,咱喝酒。”

  朱瀚把酒杯举起来,和朱元章、朱标碰了一下,然后说道:“大哥,我们现在是两条腿走路,可以允许底下的人慢一点,但基础一定要打好、夯实!大明现在就相当于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我们把机器的每一个零部件都弄好、弄精,咱现在做的事,全都是准备工作,当我们大明这台机器高速运转时,将会一日千里!”

  “武将,文职就是咱们的两条臂膀,商贸、农业就是我们的两条腿,工业就是咱们的嵴梁,百姓就是咱们的脑袋!当这些力量合为一体,向前迈进的时候,我们将会无可阻挡!”

  “说得好!”

  朱元章没管其他的,就认准了一句:“老百姓就是咱们大明的脑袋,这句话说的好,咱要好好的利用大明的脑袋,这样才能不走偏路。”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