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五四六章 明清收藏大家_鉴宝秘术txt下载全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人,梁清标在收藏书画、古董方面曾受他的亲炙。

  家族藏品是梁清标收藏的重要来源之一。

  到了梁清标这一代,他承继祖业,并继续担任清廷要职。

  据研究表明,他在北河正定拥有大量土地,梁清标自己写过说明正定家产之大,其中第七首说,“城东别墅辋川图,手种垂杨一万株。大麓经秋霜干冷,绿烟犹似昔时无。”

  能种下一万棵杨树,土地之大可想而知。

  身家丰厚自然更容易成为大藏家。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作为“南画北渡”的核心人物,这个时期的书画作品是梁氏收藏的主要来源。

  根据中央美术学院刘金库的研究资料,明末清初的“南画北渡”,指的是书画藏品从南向北的转移、鉴藏标准的变化、北方收藏中心的兴起等这段历史。

  藏品的迁移并不像朝代更替那样迅即和直接,清兵南下之后,并没有把书画带到帝都,这个过程是通过鉴藏家们来实现的。

  “第二个过程是南方鉴藏中心对书画鉴定观念的北渡,既有一个整体上的书画鉴定概念的延续,又有新的突破,对中国书画收藏的完整性进一步加强。第三个过渡是以南方收藏中心所确立的中国书画谱系同时也北渡过来,到乾隆时期最后确立。”

  明代中期,有几个大收藏家,如严嵩、项元汴、王世贞、李日华、汪继美等,藏品当时主要集中在这些人手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徽商、晋商、沪商崛起后,书画成为他们争相猎逐的对象,于是藏品逐渐分散开来。

  后来,以孙承泽、梁清标、高士奇等人为核心的北方藏家“朋友圈”,影响力逐渐取代了南方鉴藏圈,商人闻风而动,在结交北方官僚时,就自觉不自觉地将书画通过带到了北方。

  “南画北渡”的过程依赖于大量的商人、装裱师。

  “直接为梁清标收购藏品的是在梁身边的书画装裱高手张黄美,张黄美是南北书画双向互相买卖的,向北为梁清标收购书画,向南则为王廷宾买画。

  张则之也是一个关键人物,他为梁清标提供过多少书画,我们不清楚,但从今天流传书画藏品上有张则之收藏印的、又有梁清标收藏印的,肯定就是经由张则之的手转到梁清标手上的。

  如收藏在上浦博物馆的北宋郭熙原来是张则之在定居杨城时买到的一件藏品,后来又到了梁清标手上,后又转到安岐手中而入清内府。”

  经由以上几种途径,梁清标收藏到了“富可敌国”的历朝珍品,而且具备极高的鉴赏能力。rw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