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二五三章 要么赚钱,要么求古_鉴宝秘术txt下载全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不少好东西,但购买的意义不大。

  首先是价格太高,摊主很明显是懂行的人,你根本没有赚头,还得多掏钱。

  其次就是那些东西没有太大的历史价值,也就是小众的收藏家喜欢购买,别人还真未必瞧得上。

  张天元买东西,遵循两个原则:

  要么就是能够放进博物馆里的具有特殊意义或者历史价值的东西,就算价格高,只要不是太离谱就行;

  要么就是价格低廉,但是却能够卖上好价钱的。

  双管齐下嘛,一方面是为了自己回收古董的愿望,另外一方面则是要赚钱!

  像他现在这样,赚的钱虽然不少,但是花的钱也不少,手头基本上只留下一些流动资金而已,所以赚钱也是个大事儿啊。

  他因为这两个原则放弃了不少的好东西,不过柳怜那边却是收获颇丰。

  感觉柳怜这个文物猎人有点太过铺张浪费了,她用手机给张天元发来的那些图片上的东西,其实根本没有买回去的必要,存世量比较大,国内也有,如果把这些也要弄回国,还花国家的钱,那真得是极不划算的。

  不过这个是柳怜的事儿,张天元只是提醒了一下,就没多说什么了,花的也不是他的钱,反正这方面有专项资金的。

  在转悠的过程中,张天元惊讶的发现了许多价格并不算高的陶俑之类的物件。

  这些没什么赚头,但是对他来说却是肯定要买的。

  他在看这些东西的时候,问过老板是从哪儿搞到的。

  老板嘿嘿笑了一声道:“只要有需要,都能弄得到”。

  原来这个老板也是个移民,中国特殊运动年代的时候,他就在国内搞收藏了。

  他的镇店之宝就是“特殊运动”期间从石窟撬下来的,很早以前就珍藏起来,绝不出售。

  2005年,他辞去工作,移民到了美国,将收藏的东西搬到唐人街,一部分作为展示,一部分用作交易。

  这个古董展销会,他自然也是要参加的,毕竟这可是出售积压在手里的货物的一个大好机会。

  老板介绍,市面上很难找到的古代佛像,但对于他们来说,这些东西很好找,他有他的路子和货源,主要是中国、印度等地。

  通过当地的朋友,“有货先是电话联系,发彩信,如果确定要,再过去验货”。

  不过,他也表示,近年来这些东西的收集也变得困难,“老东西不是说要什么都有的”,“农民的东西比古玩城还要贵,全是乱要价,而且很难断定东西的新旧,很多东西很难说清楚究竟是出土的还是民间流传的”。

  当问及这类文物的交易是否违法时,这里很多摊主都是讳莫如深。

  甚至用警惕的目光看着张天元。

  张天元只能作罢,不去问了,万一这些人不把东西卖给他,那他岂不是白来一趟了。

  “滴滴!”

  柳怜那边发来了一张图片给张天元,让张天元帮忙鉴定一下真伪。

  张天元只看了一眼就回了信息——

  “赝品!”

  他告诉柳怜说,中国近年来,随着市场越来越开放,很多拍卖公司开始到古玩市场征集东西,越来越依赖古玩市场,结合点为中高档的这部分文物。

  古玩市场也滋生培养了另一个庞大的产业队伍——造假制假人员。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