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七四六章 新彩_鉴宝秘术txt下载全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专家的仔细观察和研究,认为这种看法值得商榷。

  理由如下:底足上的“凤华”二字刻款处,釉层破裂,说明系后人刻上去的,什么时候刻上去的,现在很难确定。

  从字体看,无论是风格或笔划与现在所见其他“奉华”、“凤华”款均不同,特别是“华”字令人注意。

  综合其它情况来看,也有不少疑问。

  宫廷用瓷质量要求很高,质次的宫廷决不会采用。

  这件折腰碗制作工艺上很粗糙,属定窑中一般制品。

  定窑采用覆烧,其烧制工艺优点之一是可以防止水平变形,所以定窑器物中盘、碗之类变形较少,但此碗可见变形现象。

  定窑的纹印花、划花、刻花极为精致,尤以印花见长,一般精良的定窑器,特别是宫廷用瓷,都有花纹装饰,但此碗全器没一点装饰花纹。

  尤其底足的制作特别粗陋,有一部分甚至没有施釉而露胎,这在定瓷中是少见的。

  此外“凤华”作为宫殿名称,不见于宋代文献记载。

  因此,可以认为“凤华”二字是后人刻上去企图以假乱真的伪款,此碗不是宋代宫廷用器。

  当然,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有些东西款识非常逼真,很难辨别清楚,像徐姓川州人这样的外行,那就危险了。

  不过他手中的这个玉壶春瓶上的“大清乾隆年制”款识实在是水平太次,太差。

  只要稍微仔细一点,稍微懂一点,应该就不会看走眼的。

  乾隆朝的官窑年款,有楷、篆两种书体,但以“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为主。

  多数不加圈框。

  以青花款为多,还有金彩、红彩、蓝料彩与刻款等。

  堂名款之多,较康熙朝有过之而无不及。

  人名款中,以“唐英”、“瑶华道人”等有名,唐英为督窑官,瑶华道人为乾隆的王子。

  而这件东西也不知道是制款的人脑子抽抽了还是真不知道,居然还在款上加了框。

  说实话,能把这东西当真的行家,还真不多。

  “可是张老师,款识的事儿咱暂且不说,这上面的粉彩应该不会假吧,北宋时期哪有粉彩啊,就算是仿北宋的,这也太大意了吧?”

  徐姓川州人还是不太能接受。

  毕竟这东西当初他收来的时候一个都十万块呢,这一下子让张天元说的只值两三万,他肯定是要找理由来辩驳的。

  “这仿制的人怎么想的我不知道,不过这个还真不是粉彩,而是新彩。”

  张天元解释道:“瓷器釉上彩的一种,旧称洋彩。

  光绪年间,先自德国后自日本输入的洋彩亦称新彩开始在景德镇盛行,这种颜料色彩纯正鲜艳,是一种低温釉上彩绘颜料由铜、铁、锡、锰、钴等多种不同金属氧化物制成。

  颜色极为丰富,其中部分红色系列的颜色中含有黄金。

  例如绿玛瑙红,珠宝红等。

  新彩的特点是,绘画程序比较简单,可直接用笔蘸取色料在瓷上作画,表现力较强,可以任意画出浓淡条理,并可随意调配颜色,在画完烧过之后,还可以反复罩色,屡次回炉烧制。

  恰是因为有了这种洋彩,瓷上肖像画才开始萌芽。

  新彩原名叫洋彩,建国以前新彩所用的色料和表现技法都由外国输入,描绘的纹样也模仿西方,作品粗糙,技术不高。”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