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七零七章 宝印_鉴宝秘术txt下载全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起来。

  顾云美他当然知道了。

  文徵明、文三桥父子创造的吴门派篆刻,是文人篆刻上的第一个流派。

  后人奉为金科玉律,效之者遍天下。

  他二人的风格,白文远师汉私印,朱文传承元朱文。

  然而极富创造。

  无论是书意、章法、刀法均有突破。

  可是,创始者文三桥本人未钤印谱传世,原印又流传极少,现在所见到的三桥印、三桥印谱,大都是后人仿作,不是真的。

  所以明末清初,要学三桥派的人因未见和少见文印,便都师从顾苓,从他那里得到真传。

  顾苓字云美,号浊斋居士。

  明末清初长洲人。

  明亡后购文彭三桥之子文肇祉塔影楼遗址于虎丘山麓,隐居不仕。

  俗客来访,辄趋避竹林中。工诗文,精鉴别碑版。书法擅行楷,尤精篆隶。治印瓣香三桥,远法秦汉,但不貌似只求神理。

  他的篆刻既秀劲又古拙,在清初时推为第一。

  文三桥和顾云美二位篆刻大家,都是多才多艺的文艺家,把诗文书画的才华,都嫁接到篆刻的枝干上来,骤使篆刻之花开艳,把篆刻一技从实用品升华成为艺术品,与书画三足鼎立,令人拍案叫绝。

  他们这种新的篆刻风格,影响了明末和有清一代,且一直传播到现在。

  顾云美的印章那可是非常稀罕的。

  清代嘉庆时吾吴甫里陈星泉、陈懋淦父子二人觅得顾云美自用印白文“顾苓之印”朱文“云美”二印,载树谖斋集印谱中。

  道光时吾吴虞山顾湘翠岚收集到白文“枫落吴江冷”、“空谷幽兰”,朱文“老树空庭得”、“眇眇兮予怀”四印,这四印钤拓在小石山房印苑上。

  现代高时丰收集到顾云美为昆山徐乾学刻的朱文“传是楼”一印,载乐只室印谱中。

  以上各印现在只有“传是楼”一印藏上浦博物馆,可以见到。

  其馀各印嘉道至今已一百多年,又星散无踪了。

  物之难聚而易散,自古已然矣!

  吴门派篆刻艺术的特征,除内容上增加诗文佳句赋予书卷气、篆体上采用汉印缪篆及赵子昂圆朱文、并在笔划上赋予书法意趣外,主要表现在刀法上:用切刀法,尤以圆切为主,有时亦辅以冲刀。

  这种刀法,文氏之前,苏省地区早已明,至文氏父子提倡尤烈,并传至全国各地。

  所以在鉴定明清印章时,只要鉴别它是不是用圆切刀法刻的,便可断定是否是吴门派作者,或有否受过吴门派的影响。

  四五百年来,印谱在兵燹、虫蛀、霉烂、或作为废品秤掉。

  遗印也在兵燹中焚毁,或在水侵、土蚀中损坏,或被人购到后将名家刻的印文磨掉改刻。

  因此像文三桥、顾云美、陈阳山、杨龙石等吴门派篆刻宗师的原作泯灭得所剩无几了。

  这些尊贵的印谱和原印的毁灭,几乎使得称为文人篆刻鼻祖的吴门派的辉煌成果彻底消亡了,多么可惜!

  因此当张天元听到店主居然问起顾云美,不由心里头一惊,此人手里头该不会有顾云美的印章或者印谱吧?

  如果有的话,他这一次在富城逗留这么多天,真得是不算浪费时间了。

  作为一个自诩文人之人,对于印章的喜爱,真得不是普通人能够理解的。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