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五七四章 晓妆染梅_鉴宝秘术txt下载全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规则通常为:上涂阴下涂晴,左风右雨雪当中。

  这种图形版本的九九消寒图简单易行,但显然没有文字版本的漂亮。

  此外,也有些九九消寒图采用图画的形式,也称作“画九”。

  在白纸上绘制九枝寒梅,每枝九朵。

  一枝对应一九,一朵对应一天,每天根据天气实况用特定的颜色填充一朵梅花,在寒梅图的一侧常常写有“试看图中梅黑黑,自然窗外草青青”。

  这种图画版的九九消寒图又被称作“雅图”。

  聂震拿的这就是一幅九九消寒图中的“雅图”,只不过这诗句用了元代杨允浮的诗,所以更加文雅一点而已。

  杨允孚的部分诗作着重叙述了元代宫廷的各种宴会及饮食。

  如每年五月五日端午节,宫中都要设宴。

  杨允孚诗说,人们食用美酒、凉糕。

  六月三日,要举行“诈马宴”。

  这个宴会盛大而隆重,杨允孚有诗喻其盛事。

  八月,又要举行“马宴”,杨允孚有诗记其盛况。

  除宴会外,杨允孚记载了元代宫廷名肴汤羊。

  从他的诗句来看,“汤羊”与“八珍”一样,是由众多美味佳肴组成的,极为名贵,主要供皇帝食用,剩馀的纔赏赐给大臣。

  杨允孚在诗里,还有许多涉及饮食的诗,如记元蒙族百姓日常的饮食生活﹐是典型的元蒙族饮食生活的写照。

  他还记叙了元代各地优质饮食品:“喜鱼贡自黑龙江,西域葡萄酒更良。南士至奇夸凤髓,北陲异品是黄羊。”

  杨允孚滦京杂咏及其诗注,对元代饮食作了较为详细的记叙,弥补了史籍中许多未详之处,是研究元代烹饪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当然,他的诗句之中最能流传百世的,恰恰是那些记载了民俗节日的。

  比如九九消寒图里的那诗。

  “冬至后,贴梅花一枝于窗间,佳人晓妆,日以臙脂图一圈,八十一圈既足,变作杏花,即回暖矣。”

  这个就叫晓妆染梅。

  这种设计,可谓独出机杼,由梅而杏、由冬而春,季节的变换又与佳人晓妆的胭脂联系,真让人叫绝。

  无怪乎杨氏诗以咏之: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初回。梅花点遍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杨允浮的诗,也因此而流传了下来,在北方过去很多人都会背诵的。

  “我知道这是九九消寒图,不过这图跟一般的图不一样啊,你再仔细看看,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

  聂震腆着脸笑道。

  “不都是九九消寒图吗,还能不一样到哪里去?”

  张天元虽然嘴上这么说,不过还是看得更加认真了起来。

  “咦?好像还真是有点与众不同啊。”

  这九九消寒图虽然非常普遍,而且可以说并不值钱,但关键还要看是谁的作品,若是名家的作品,那不说别的,光是这幅画和这诗,那也能被人疯抢的。

  先看梅花。

  很明显这梅花的枝干是同一个人所画,尽管非常简练,可是却能看出来老到的笔法。

  这分明是国画大师的水准。

  而点缀在枝干上的梅花,虽然笔墨深浅不一,但这并不是因为画师的技术不行。

  关键还是因为这些梅花并非同一个时期画上去的。

  这也是九九消寒图的奥妙之处了。

  可即便如此,整幅画如果仔细欣赏,大师的气息那是迎面而来啊,你甚至能透过这幅画,看到那梅花在雪中绽放。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