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章 电池量产_我的无限仓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800万。”

  “工作效率还非常低,只有熟练工人的五分之一,更比不上高效率的不需要休息的机器人。”

  “杨总,我建议大量裁员,去沿海城市重新招聘熟练工,采购智能机器人,将工人数量,降低到500人以下,或者扩大工厂规模,在保持一千名工人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电池的产量,最好提高到每天200万块以上,实现工厂利益的最大化。”

  听到这两名高管的话。

  杨明脸上,并没有露出心动的表情,而是摇了摇头。

  “你们别多说了,招募一千以上的本地工人,是我在蒋局长面前承诺过的事情,工人必须是本地人,人数在一千以上,达不到这两个标准,不能创造本地就业,就拿不到任何的扶持与补贴,不要做言而无信的事情。”

  “工人的工作效率低,只是初期的事情,后面会慢慢加快,实在等不了,可以买一批机器人过来,负责一部分的工序,减少工人需要完成的工序,提高生产效率,让每天量产的高能电池,达到50万块左右。”

  “八小时工作制,不需要加班两班倒,周末双休,节假日休息,工资待遇不能降,每年都要涨一点,只要工厂的效益有所提升,就要提高他们的待遇,共享增长的红利。”

  “你们应该知道,高能电池,是科技含量极高,利润率也极高的产品,根本不怕卖不出去、赚不到钱,更不怕在市场竞争中被人淘汰,所以不用搞剥削工人剩余价值那套,反而要给他们提供好的待遇,提高他们对工厂的忠诚和认同,给他们带来满足和幸福,给市场带来购买力与繁荣,也给国家做出贡献。”

  “没错我们是损失了一部分的利润,但创造了一个各方多赢的局面,让社会能够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下去,这比纯粹的追求高利润要好太多,我也不想看到国家与舆论,天天琢磨着收高额富人税,想各种办法剪我们的羊毛……太有钱不是一件好事,尤其在我们这个国家。”

  杨明正气凛然,阐述着他个人的价值观。

  核心就是这几点:

  带领家乡人共同富裕,先富带后富。

  不追求个人财富的无限膨胀,小富即安,更加在意创造社会效益。

  所以电池工厂的流水线,哪怕可以全部由机器人负责,无需招募一个工人,可将成本压缩到极致,杨明也不会去做。

  因为他其实能做的更加彻底,连工厂、工人跟流水线都不需要,直接从仓库空间掏出电池即可,轻松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但他显然不能这么做。

  他不仅需要工厂、流水线,甚至考虑多招募一些工人,将更多的人,捆绑到他的‘利益战车’上。

  如果有一千人需要依靠他养家糊口,他就多了一千份的保障。

  如果有十万人在他的工厂里工作,提供优厚待遇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