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四章要地防空_二战之钢铁奏鸣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意味着即使对手从高空投掷*********空塔顶部,也无法对防空塔内部造成严重破坏。”

  “除此之外,每座防空塔的地基外围还设有一道深深扎入地下的混凝土地基护墙,用来阻断被投掷到防空塔附近的重型炸弹的冲击波,这是为了防止对手用大威力很快弹药破坏防空塔的地基部分,缩比模型测试的结果显示,即使*********部分爆炸,也不会对防空塔造成结构性损害。”

  在防空塔的设计规划上,海伦娜基本上借鉴了上个位面德国在二战期间建造的防空塔的设计和使用经验,并且在一些细节上进行了优化。使得其火力配置更合理,防护性能更出众,代价是建造成本比上个位面有大约10%的上浮。不过考虑到甚长波电台的重要性,每座塔多花个几十万马克也没什么可心疼的,毕竟甚长波电台的本体建设费用就已经上亿了。

  后世有不少军迷都存在看不起地面或者舰载高炮的倾向,他们认为地面或者舰载防空火力永远是被动的防御,就拦截效率而言,远远不如主动性更强的战机空中拦截。不过海伦娜可从来不这么认为,在她眼里地面和舰载高炮的中近程拦截火力,与战机的空中拦截一直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所以在防空建设上海伦娜并不会厚此薄彼。

  说到高炮防空的优势,海伦娜认为一是对体系的依赖度相对较低,二是几乎无可回避和防御,三是对降低对手的攻击效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上个位面的战争经验表明,虽然少量的轰炸机面对战斗机拦截时胜率渺茫,但如果将大量轰炸机编组成密集的盒形飞行编队,并且安排足够数量的远程战斗机护航,对于防御敌方战斗机的拦截是相当有效的。面对警惕的护航战机和轰炸机上林立的自卫炮火,如果对手前来的拦截战斗机数量太少,是根本不足以打碎这样的飞行盒子的。

  要想对这样的大机群实施有效的空中拦截,防御方拦截机的数量和质量、飞行员的规模和水准、对空勤信息的掌握和分析、拦截力量的组织和调度……这些因素都缺一不可。而相比战机空中拦截对体系的高依赖度,高炮对于这些因素的依赖度就要小得多了,即使是相对零碎的高炮部队,同样能对庞大的轰炸机编队构成严重威胁。

  上个位面中,美国在欧洲战场损失的近三万架战机和牺牲的七万多名航空人员中,有差不多一半都是拜德国人的高射炮所赐,其比例甚至超过了在空战中损失的数量。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就是因为德国在战争末期由于资源和人力的枯竭,导致战机的空中拦截能力急剧衰退,但此时只要还有弹药可用,高炮就仍能正常发挥作用。

  更重要的是由于高射炮群大多集中于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