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238章失败的经验 --------------------_从1935到202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才是日本一切痛苦的根源。一切的问题,始终资源财富分配不合理的问题。”

  “那时的他们不愿意面对这个问题。他们取巧了!明治维新,日本看起来开始工业化,但在这过程中,普通平民的生活,反而比维新前更苦了。维新并没有解决矛盾的根源,为了取巧,伊藤博文的解决办法,就是向中国发动甲午战争,靠掠夺中国的方式反哺日本。但是他依旧没有解决日本国内劳动财富分配的问题,最大的利益,依旧被财阀财团毫不留情收割,而底层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后,依旧一无所得。”

  李润石看着北一辉的眼睛,然后道:“甲午之后,日本底层依旧贫困。其实那时的你,心里也明白痛苦的根源。于是你来到正在变革中的中国探索出路。可是现实巨大的阻力,让你最后选择了退缩和妥协。你后来的思想变化,其实和你的前辈伊藤博文并没有区别。这二十年的时间里,你的思想其实一直都在思考,虽然走到了错误的方向,但是你却也积累了大量“失败”的经验。不要小看失败的经验,革命要取得真正的,最彻底的胜利,正确的胜利经验和错误的失败经验,都是要经历过,一点都不能少的。”

  李润石又回头叹气道:“四一二前,无论是我们共产党人,还是国民党的左派人士,大家也都想取巧。依靠军阀,依靠地主,不敢进行最彻底的革命,不敢打碎旧上层,最后到了爆发的临界点时......”

  “中国革命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就是我们先积够了错误失败的经验,然后被一次次的失败推动着,找到和选择了正确的经验.......”

  在这事上,李润石有些“谦虚”。纵观他一生,他绝大多时候都是“正确”的极少数派,他就象网友里男主角一般,靠用脸打肿同行的“反对者同志们”手的方式,证明自己的正确然后才能带着大家走路。历史上到整风运动前,李主席的在党内情况,一直都在进行着这些样的反复循环:上位,正确领导革命,形势大好,然后自以为是的“革命同行者”联手大批出现,赶他下台或者设法架空他或者搞个南方局什么的和他唱对台戏,然后这帮自行其事的人被反动派打脸打得半死,齐声大叫“快去请李润石来”,最后再出山收拾残局。

  靠着“同志们”一次又一次自以为是地试错,送脸,反复地证明他的英明正确,最后才让所有人都服气上位成为“主席”的。

  李润石以过来人的身份对北一辉道:

  “革命的真理,往往很难为大多数人接受。因为,他无法取巧,往往都是最难走,最痛苦的一条路。不到万不得已,无路可走,人类基本都不会选择这条路......过去的几十年里,日本已经积累了相当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