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5章 李牧喜得十三杰_三国狼烟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蒋公琰、费文伟二人,一人在零陵郡、一人在江夏郡。二人缘何会在大旗山?”

  李牧一番感慨后,随即有些诧异的问道。

  “主公!”

  诸葛亮和庞统对视一眼,随即笑着说道:“公琰与亮有旧,文伟与士元是故友,此二人已过弱冠之年,本欲前来襄阳入仕,见刘表徒有其名、非是明主,故而顺道来拜访庞德公。”

  “原来如此!”

  李牧点了点头,随即一脸欣喜的问道:“大贤庞德公……也高卧于大旗山?”

  “叔父乃真隐士,平素除了采药,便是喜好交友、授业解惑,虽有大才,其心早枯,实在是可惜!”

  庞统点了点头,随即朗声说道。

  “庞公乐躬耕、好读书、善待客、淡泊名利,可谓世之奇才!亮有今日之才学,也多亏了庞公的不吝授业!”

  诸葛亮神色敬重的朗声说道。

  “如此大贤,避世隐居,实乃天下之遗憾耶!话说回来,庞公志在淡泊,纵然隐居,自能怡然自得!”

  李牧深以为然,神色肃穆的朗声说道。

  “主公不能得叔父襄助,实为遗憾!”

  庞统见自家主公面带惋惜之色,随即朗声宽慰道:“正所谓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主公可得叔父之子辅佐,亦不算是太惋惜!”

  庞统话音刚落,李牧心下了然,庞德公之子庞山民,德才兼备,非是一州之才。历史上,庞山民曾担任曹魏的黄门侍郎、吏部郎!

  “若得庞山民辅佐,我无憾矣!”

  李牧心下一喜,朗声笑道:“据我所知,庞山民可是孔明的二姊兄!”

  “正是!”

  诸葛亮点了点头,摇着羽扇,朗声笑道:“此番南下,主公当真是有备而来!”

  “为得孔明、士元出山襄助,我可谓是费尽心机耶!还请二位先生莫怪!”

  李牧摆了摆手,随即朗声笑道。

  “主公何故自责?”

  诸葛亮、庞统施了一礼,异口同声道。

  “亮再荐五人,助主公成就大业!”

  随后,诸葛亮岔开话题,朗声说道。

  “五人?”

  李牧心下又惊又喜,有些不可置信道。

  “此五人皆是荆州襄阳郡宜城人,还是同胞兄弟!”

  诸葛亮不疾不徐的朗声说道。

  “孔明所说的……可是马氏五常?”

  就在李牧思索之时,庞统脱口说道。

  “正是!”

  诸葛亮点了点头,朗声说道。

  李牧反应过来,诸葛亮所说的五人,正是马伯常、马仲常、马叔常、马良马季常、马谡马幼常(前三人,没有查到其名,只有表字)五兄弟。

  “据我所知,这宜城马家……非是小门小户!马氏五常果真愿舍弃家财……北上襄助于我?”

  李牧心下虽是惊喜不已,却还是迟疑道。

  “诟病主公痛击世族豪强者,不过是些粗鄙愚蠢之人,其人只见表面,不能见其里!”

  “大汉能有今日之局面,根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