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47章 时乱势危久沉吟_三国狼烟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牧随诸葛亮再入正堂。此时,尚在台阶处的黄承彦见诸葛均正欲进门,连忙伸手将其拉住,摇了摇头。

  诸葛均反应过来,李牧此番南来隆中,是为二兄而来,二人定有许多话要说,其他人不便打扰。随后,诸葛均和黄承彦来到偏厅。

  李牧、诸葛亮分宾主坐定。

  李牧抬眼看了看对面的竹墙,其上挂有一布帛,书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没来由的,李牧心下一怔,心下思忖道:历史上,诸葛亮虽不是真正的隐士,可是,他的生平,确实当的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八个字!

  刘玄德三顾茅庐,感大贤之心,诸葛亮才愿出山襄助。不知,自己能不能有这个命数?

  “朔风凛冽,瑞雪霏霏!”

  好半晌之后,诸葛亮见李牧默然不语、面带忧色,心下一顿,随即意有所指的说道:“将军冒雪南下,屈驾隆中,恐是大梦一场!”

  “事若不济,纵然南柯一梦,心无大憾!若不躬身亲来,必然抱憾终身!”

  李牧心下了然,随即一脸肃穆的朗声说道。

  “将军身怀美玉,何求顽石?”

  诸葛亮轻摇羽扇,一脸平静的说道。

  “美玉虽真,却非盖世之才!顽石虽假,实乃辅弼之才!”

  李牧心下清楚,当即一脸郑重的沉声说道。

  “顽石虽假,劣性难改,恐误明公大业!”

  诸葛亮心下暗动,面如平湖,波澜不惊道。

  “美玉虽真,其才有限,可保一时霸业!”

  李牧依旧是一脸肃穆的郑重道。

  “舍近求远,恐是徒劳伤神!”

  诸葛亮心下丝动,再次意有所指道。

  “跨途访贤,虽远且近,何谈是空!”

  李牧依旧是正色道。

  诸葛亮见李牧这般求贤如渴,心下若无半点触动,自然是不可能的。

  李牧视徐庶为美玉,却能看清徐庶才能的极限,确实让诸葛亮有些出乎意料。

  “将军志存高远,以亮之愚才,恐难襄助将军分毫!亮本是一介布衣,抱诗书于草庐,乐山水于余生,其愿已足!”

  诸葛亮摇了摇头,随即笑着说道。

  “天下早乱,社稷难兴,百姓朝不保夕、食不果腹,翘引颈,以盼明主、以求安居!”

  “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包藏宇宙之能,谈笑间,诸侯尽灭、安定天下;垂手间,佐世治民、民安国强!先生何能忍心安枕高卧?”

  “大丈夫既怀经世盖天之奇才,何能空老泉林,弃天下黎民百姓于不顾?难道……先生当真狠心于斯?”

  李牧心下清楚,诸葛亮并非是要空老隆中,他是在等待自己心中的明主。即便是如此,李牧还是意有所指道。

  “亮愧不敢当!”

  诸葛亮心下一顿,却依旧是轻摇着羽扇,一脸风轻云淡的说道。

  “孟子曾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李牧不才,愿以身犯险,救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