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六章(盛淅毕竟不是我一个人的。...)_小雪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稀稀落落的应答。

  当代高中生中不知道这所传奇高校的人不多,但凡语文或历史课上听过两节课,都知道这所流亡的、将足迹遍布神州大地的大学,知道这所高校培育出来的大家们,知道它的前身后身,与后世的地位。

  那所已消失的传奇。――与传奇的所培养出来的学者、诗人,与属于这大地的院士们。

  1937年仲夏,北平沦陷,国民政府出台了高校南迁计划。

  他们组织动员了清华、北大与南开三所京津大学的中坚学术力量与最具铁骨的学生,让老师与学生分批别类地去往第一站长沙,在那里组建了长沙临时大学,也就是西南联大的前身。

  此后八年,这所高校足迹遍布整个祖国西南,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教授与学生在炮火声中躲藏,为伤痕累累的神州保存了重要的科研力量,成为了历史上最难以回溯的传奇。

  “我昨天晚上在看一本书呢,”贺老师说,“你们魏老师推荐给我看的。”

  大家不敢说话,抬起头看向大巴前排戴着一顶紫太阳帽的班主任。

  班主任显然没太睡醒,恍惚地道:“那本书就是专讲西南联大……三七年八月,南开大学被日军炸毁,卢木斋先生给南开捐赠的图书馆被炸毁殆尽,珍本碎片弹出屋外。”

  贺文彬想了想,补充:“当时一个日本议员路过门口看了看,想捡,但是害怕遭报应,又把那珍本顺着炸毁的窗户丢了回去。”

  高一学生从不曾听过这样的细节,一时聚精会神。

  ――有趣,却又觉得这一切太过遥远了。毕竟中间隔着八十余年的岁月。

  八十年,足够一个垂髫小儿变成垂垂老者,足够那些年轻学生化为再不会回归的魂灵。

  如今世间宁静,大海沐浴着最普通不过的春天。

  海边单樱散入南风,大巴路过港口时邮轮汽笛长鸣,火红集装箱轰然作响。

  “当时三校学生南迁长沙的时候……”贺文彬沉思道,“主要是三个方向。先过京津铁路,被重重排查,然后从天津渡口上海轮,乘船南下――有人从上海走,有的师生从厦门。”

  余思归发着呆看班主任,然而下一秒贺文彬指向窗外风平浪静的渡口,说:

  “还有很大的一批师生,八十年前,就是从这个港口上的岸。”

  “……”

  那一刹那,犹如历史与现实的边界被打破了,大家不受控制地望向大巴车外的码头,仿佛从没意识到过自己生活在历史一角之中似的。

  窗外大港碧波荡漾,集装箱宁静地摞成数座山。

  卸船机漆着明亮橙色油漆,高大巍峨,为海畔风雨斑驳――这百年的港口如今主用于进出口铁矿及煤炭,因着进出口的便利,沿着港口还发展了数家船舶重工。

  梧桐树下绿灯亮起,工人披着骄人阳光,戴着红安全帽穿过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