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0章 不愁发展不起来_我在大明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失去了这条直道的利益,过程中如果出现某些不方便的事情,还望王十三娘忍耐,通知本王再做考虑!”

  直道全长是五百四十华里,还是五百八十华里,朱允熥不在乎,商人也不在乎,毕竟两方看的都不是眼前这点东西。

  “是!”

  王十三娘再次应承道。

  “宪约还在制定,该派人的还是派去,等到律约编修的时候,自治区的概念会编写进去,你们黎族也需派遣人员学习如何做官,做官是门学问,琼海国将之称为行政学,你们还是要学习一下,避免出现好心败坏事的情况!”

  “我黎族一定好好学习,至于宪约的事,最多三日我黎族代表就会前往海口,还望到时候大王能多多照顾!”

  “以后我们多沟通!”

  朱允熥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王十三娘亦是非常懂事的辞行。

  解决了王十三娘这边,在外面等待多时的符屠在侍从的带领下走到朱允熥面前。

  不同于的出发点,不同的诉求。

  符屠这边非常简单,就是要位置,要立法院的位置,考虑到符屠手下的人口,朱允熥直接给出三个位置,之前和王十三娘交代再重复了一边,符屠的安抚工作暂时也算告一个段落。

  解决掉黎族内部两方势力,朱允熥不由长长舒了一口气,不过船队并没有离开,接下来七八日,朱允熥继续界画三亚的地形,力求收集更多的资料,直到七月甘八张青追到海边一行人方才原路返回。

  ……

  八月初四,回到海口的第二天,还不等朱允熥喘一口气,黄子澄,郭清便将朱允熥请出了王府,前往大学堂。

  一路上黄子澄没有半点放过朱允熥的心思,各种发生在过去一个月内的事情如倒豆子一般倒进朱允熥的脑子里。

  第一季的稻米,种植范围七千一百多亩,因土地肥沃等因素,收获稻米二万一千三百石,晾晒之后得粮一万七千四百石,亩产达到两石半,远超出中原的平均水平,有擅农业的臣子说,以目前琼海国的新开垦土地的肥力,这样的产量还会维持四五年之久。

  同时在这七千一百多亩地里,以鱼脏卧肥的五百亩土地,单亩产量更是接近三石。

  至于更好的消息则是第二季稻米种植已经完成两万三千亩的播种,十月底有望收获四万八千石,极大的保证了大食堂的消耗。

  “继续开垦,力求明年春播的时候,达到五万亩良田,到了这一步之后,我们便可以吸收更多的流民!”

  坐在马车内,对于现阶段的成果朱允熥那是非常的满意。

  要知道琼海的徒弟地可不仅仅只有这些,老百姓手下还是有的,虽然产量不是很高,但随着大食堂和青壮劳力的运用,越来越多的人百姓愿意将家中米粮拿出来卖给朱允熥,换成盐油和布匹。

  同样的运力,朱允熥自然是希望运输高价值的东西,而不是廉价的稻米。

  “五万亩肯定能做到,但是三亚那边……”想到朱允熥归来就丢给自己的三亚,黄子澄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什么。

  “三亚的问题最快也要等到明年,现在的重点还是海口,实在不行三亚我亲自坐镇!”朱允熥直接给出一个定心丸。

  。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