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5章 买卖_我在大明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敢,而不能也!

  “是不敢要,还是不能要?”

  朱允熥背靠在栏杆上,目光平静的落在林天麓身上。

  “是不能!”

  “格局小了!”

  一声轻笑,朱允熥继而开口,“话我已经说的很明白了,水泥制作工艺隐瞒得一时,难以隐瞒一世。

  其作用非常明显,各类营造都少不了水泥。

  现在为国控,是因为琼海内外皆被我们掌控,你们也没心思在这上面。

  可出了琼海,情况就不一样!

  水泥工坊若是开启,我们总的招工,不可能人手都从岛内调集,而且水泥的制造工艺本身就没什么秘密。

  看一眼学会的定然是在吹牛,可在工坊内耐心待上半年,技术也藏不住!

  广西一境,水路,山路混杂。

  一个女人抓住男人的心,从胃入手就行。

  一个国家想要抓住百信的心,也是要从胃下手,肚里有食,心中不荒。

  可粮从哪里来?

  地里种出来吗?

  的确种的出,可种出来的粮食,属于底层百姓吗?

  上层三免五减,鼓励开荒,结果还不是老样子,在一个又一个周期内不断循环!

  为什么?”

  朱允熥的目光看向林天麓。

  “因为商业被压制,土地产出的成为唯一,唯有土地才可以传家传世!”

  “不错。

  这就是症结所在,商业不兴,商贾低贱,商人贪婪,甭管是礼法还是道德,都在潜移默化的压榨商业发展。

  使得一切财富归结于土地。

  这种风气在琼海已有扭转,但中原各地依旧。

  无法彻底变革的情况下,只能从表入手,整理道路,打破地域屏障。

  为了一条龙海直道,我们修建了多少水泥工坊?

  要想整理广西,我们又要修建多少工坊?”

  “广西的情况我不是很了解,但在不影响工程进度的前提下,大型水泥工坊至少三座,小型的二三十座!

  怎么大的量,不可能……”

  林天麓略微脸黑,现实放在哪里,谁也不敢打包票,工艺就不会外泄。

  “所以啊,与其便宜了外人,不如便宜你们,毕竟日后还需要更多……”

  目光北望,望向中原。

  林天麓的格局在这一刻打开,一条直道需配套七八座水泥工坊,广西一半之地需配套二三十座水泥工坊,未来中原需要多少座,那绝对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全部纳入工部管理,不现实的!

  “当然,技术下放是一回事,技术封锁是另外一回事。

  水泥的技术那些人不能拥有,老林你心里应该清楚。

  若是有心,你们可以和工部建立一个技术联盟。

  有些时候,买卖技术可比制作生产更能赚钱!”

  朱允熥提点道,“一流的商人做技术,二流的商人做招牌,三流的商人做服务,四六的商人做价格!”

  七家再强,也强的有限。

  明初不是后世,道路这根商业血管都没有彻底打通,在交通运输受限的情况下,强大的中央皇权都要受限于的地方宗族,更别说商贾行商了,想要做出货卖全国的商业集团,几乎就是做梦。

  等朱允熥拨乱反正,取下中原,再花个十几年的时间,敬业斋或许能做到,但林天麓等七家可能性不大。

  销售的网络覆盖不下去,那就得多在技术专利上做文章。

  。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