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9章 扫盲班_我在大明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划建城,再到开始修建,已经有一年零四个月。

  十六个月内,前期的过程花费了五月,考证,判研,人手组织,最终确定三亚新城的选址于三亚湾一带,西起墓山岭东南五里,东至鹿回角西南五里,沿漫长的海岸线朝内陆修建,修成一相对狭长的新城。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规划,这和三亚的定位有非常大的关系。

  工业需要原材料。

  造船需要靠海。

  加之三亚湾一带,海面常年相对平静,靠近海岸水汽会重一点,但好处也是摆在那里。

  在确定选址之后,后续的十一个月里。

  先是组织人手,修建联通海龙直道的道路,后依次铺设辅道,一年不到的时间里,道路工程搞定七七八八,整体规划从图纸化为实物。

  过程中累积完成二万五千多人的征调。

  期间,发动三亚土著劳力,一万三千余人。

  南下技术支持人员,二千四百余人。

  迁徙中原汶河一带难民二千四百人,江南一带胥民一千九百人。

  符屠所部黎族青壮四千多人。

  同期完成行政区域内人口统计,成建制村落只有四十三个,户有五千六百之数,人口三万九千余人。

  比对海口原住民的一万多户,七万多的人口,琼南这边人口密度还是很低。

  还是得不断的移民,移民,再移民!

  同时鼓励生育!

  至于和三亚一地之隔的亚龙湾,原住民则更少,纵然有大五指峰一带的黎族支援,营造还是很慢,预期十个月内初修码头,三十个月内完成码头修缮工作,根本不可能完成。

  为此,以林天麓为首的南洋贸易商团,十月时就将脑筋动到了南洋的土著身上,准备未来一年中贩奴八千人,以充做劳力使用,加快加紧码头的修缮。

  谁让码头一旦修成就会成为一台时长十四年的印钞机。

  面对这台印钞机,谁也不想浪费时间,死伤些许土著,天朝上国的汉人根本不在乎。

  千万别和他们讲什么仁义道德。

  亚龙湾这座自由贸易港口的出现,从出现在规划中的那一天开始,就是为了金钱而服务的!

  ……

  “算算时间,黎族的人也应该到了,走,去城门口!”

  午时刚过,解缙从躺椅上爬了起来。

  午睡的习惯,自从被朱允熥带进琼海国后,又得到阁皂山道长的认可,逐渐成为琼海国官员的一个习惯。

  午饭之后一刻钟,偷闲的眯上一炷香的时间,绝对是日常事务处理过程中难得休憩时光。

  “这符屠也真是的,自家也要过年还不远一百多里的跑过来,这种风气换做我们的人,说什么都要杀一杀!”

  解沦从一旁小屋子里走了出来。

  上行下效!

  朱允熥至今都没有修建属于王府,一心投在基础建设上,常年跟着朱允熥身边的琼海国官员,也是将这种行为反馈到三亚建设中。

  基础修缮的不少,但属于官员的衙门连影子都没有。

  如今脚下这片地,不过是整理了一个早些年留下的土庙而改造下来,一方有动静了,另外一方自然被影响。

  “管他是敬,还是怕,他想来我们就接着,只要别给我们搞事就行!”解缙整理着皱着的官服说道。

  对符屠做这些事情,解缙可以理解。

  自古都有这样的事情。

  。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