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四章 鬼神的事情归谁管2_春秋小领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位小竖吗?从前我们先祖唐叔一箭射死犀牛,做成一副皮甲,所以被封于唐国(晋国)。现在您继承先君事业,射鹌鹤却没有射死,派人捉也捉不到,这是张扬先君的耻辱啊。赶快杀掉那位小竖吧,别让这事传到远处去。”

  晋平公虽然是个孩子,但他得到传话后,听出了叔向话中浓厚的反讽味道,立刻脸红了,他郑重的整理衣衫,向自己的使者鞠躬:“你回去转告少司寇:寡人知错了,小竖没有罪过,有罪的是寡人啊,请少司寇不要再责备我了,寡人羞死了。”

  但叔向现在已经没时间理会晋平公的胡闹了,他正在处理他弟弟、美男子叔鱼的事情。美男子叔鱼是他的副手,接受了一位晋国大商人的贿赂,在一场官司中偏袒了这位商人,结果被商人的对手揭发,叔向下令,按照晋国新的法律规定,免去他弟弟叔鱼的职务,赐予墨刑。

  这还是晋国新法律,否则的话,叔鱼很可能被砍去一只手——由此,中国有了“贪墨”这个词,美男子叔鱼“同志”就是中国贪墨第一人。

  大殿内,众卿商议完毕,韩起将出使周王室,中行吴出使齐国,以观察齐国的新任君主,并代表晋国确立新君的地位。此外,程郑将出使秦国,一方面窥探秦国的情况,另一方面,假意咨询秦国是否有续订和平盟约的意图。

  众卿商议完,出了大殿,听说叔向连番的处置,赵武想起了赵盾当初对韩厥秉公执法的夸奖,他学着赵盾的口气,赞赏说:“我没有看错叔向啊,他果然适合担当少司寇这个职务。”

  正感慨着,几名太监慌慌张张的跑来,禀报说:“君上病了,据说君上羞愧的回到殿中,马上觉得头晕眼花,巫者占卜,说君上的病是‘实沈、台駘為祟’。”

  赵武讶然,他转身询问身边的大臣:“巫师说的是什么,这两个词我不懂。”

  赵武实诚,他不懂不会装懂,但他是元帅,他都说自己不懂了,其他的人也不知道是畏于他的权势,而不敢在聪明上超越赵武,亦或是真不懂。他们齐齐摇头,包括叔向也摇着头回答到:“这两个词我初次听到,实在不明白巫师说什么。”

  韩起伸出胳膊,炸着说:“列国的使者都在这里,找子产问问,子产是姬姓公孙,郑国又是最早的霸主国,他们一定知道巫师说的是什么。”

  子产来了,他随着晋国诸卿来到晋平公的大殿,子产一坐下来就开始讲,滔滔不绝的分析各种鬼神,直说了一个时辰。他像训土包子一样训斥这群大国上卿,被训的晋国卿大夫都露出“可算长知识了”的神情,听的津津有味,唯独赵武神色安详,嘴角含着冷笑。心中直念叨:“忽悠,你就接着忽悠,我看你能说到什么时候?”

  赵武之所以肯定子产这番话是他自己编造的,是因为以前从未有过类似的知识传承的记录,所以子产滔滔不绝的内容,很可能这番知识的原创者就是子产本人。不过,子产说的这番话却是中国“鬼学”基础。由此,子产也成了中国“鬼学”始祖——他在这番高谈阔论中,首次提出了“阴阳”学说,以及“魂”与“魄”这两个词,所谓“三魂六魄”的说法,由此诞生了。

  子产看见了赵武唇边的冷笑,他意犹未尽的结束了长篇大论,最后下结论:“其实,鬼神的事情离我们太远,人间的事情离我们近,我们管不了鬼神,且管管人间事物吧(天道远,人道迩)——伯君(霸主)这病也不是鬼神作祟,实在是跟‘实沈、台駘’这二位鬼祟没什么关系。主要原因是伯君太好色,连同姓(即姬姓)的侍妾都要弄四个……嗯,把这四位同姓噬妾赶出去,也就没事了。”

  “啊!”听的入迷的晋国公卿大臣下巴都快掉到了地上,万万没想到子产的结论竟然是这个。

  丢死人了,丢大人了。

  晋国卿大夫们神色各异,有的人以为子产是来故意恶心天下霸主的,也有的人认为子产太有才了,他下的结论充满了高深博大的学问——全是知识啊。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