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八章 光荣的死_春秋小领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免费”的“好心”啊。这样一来,那就“有情可原”了。

  但荀偃没有推脱。

  这是春秋,封建的春秋对权力与责任看得很重,春秋人对规则的维护近乎偏执,晋国人对纪律的要求近乎苛麦。

  在晋国下军做出如此骇人听闻的临战撤退行动后,荀偃这种勇于负责的态度,说明晋国依然是霸主,它愿意为失败负责,而不是寻找(创造)不负责任的借口。

  这说明晋国还有救!

  列国统帅面面相觑,鲁军统帅叔孙豹叹了口气,自言自语说:“真是一场“迁延(延误)之役,啊。”

  迁,意思是拿不定主意,战略目的不明确;延,就是延误战机。

  这确实是一场“迁延之役”

  秦军素来凶狠,喜欢杀俘换取军功。所以他们每战不留俘虏,战败者被全体屠杀。所以面对秦军这样凶狠的敌人,各国联军在渡河的时候。战斗**本来就不旺盛。在这种状况下,又有一个捣蛋鬼出来坏事。而这种捣蛋行为没有受到严厉处罚。结果,百万大军军心涣散。

  荀偃就是看到了这种状况,他当机立断承担了战败责任,避免了晋国遭受更大损失。荀偃这么做走出于封建意识,身为封建人,他掌握统帅全军的权力,必须承担权力带来的责任,无法推脱,无法找借口”然而,这次战败既不是荀偃的责任,也不是捣蛋鬼杂犀的责任。

  “国君太急切了毕竟是年轻气盛”齐策一边叹息,一边指挥上军出营列阵。

  韩氏与赵氏如今同处一个军,两人的家臣也彻底合流。田苏留在国内,处理赵氏与韩氏的行政事务,齐策随军出战,处理韩氏与赵氏的军事事务。

  韩起的战车与赵武并肩而立,两人的军旗也紧挨在一起在晋国公卿当中,如此亲密的家族关系也是绝无仅有。

  韩起现在也跟赵武一样,做了甩手大掌柜,他悠闲的看着齐策指挥军队一后者现在是赵武的车右。同时。他用轻松的心情赞同说:“的确是君上心急了。我们以前跟百姓许诺三年不兴兵,但我们违反承诺了;去年我们称霸后,答应列国两年修养绝不出兵我们第二年就动手了。

  列国渡河的时候迟疑未定,这场战争我们就该看出端倪。即使没有集愿捣乱,我们本军的战斗意识也不强烈一这次出兵,士兵都为参加阅兵而来,哪会想到还有残酷的战斗在后面。阅兵的武器与铠甲只是好看而已,我们不该打这一仗的。

  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会在阅兵后宣布明年的战争计划,这样大家有了准备,我们晋国卿位调整后又有了过渡期,等大家都彼此熟悉新岗位后,至少杂犀不会像今日这样咆哮军营,而我们对列国也完成了两年不兴兵的承诺,多好?!仅仅一年的时间,怎么不忍耐下去”

  赵武插嘴:“阿起哥,我们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