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六章 羞辱感太盛,日子没法过_春秋小领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想当初,郑国人也正是看清了这点,才要求“息肩于晋”。因为投靠楚国,他们不会得到类似待遇。

  春秋人的战争理念跟赵武不同,赵武基于自身所学常识,难以理解悼公最后的宽容。对此,悼公彻底无视,他跟着拍手赞赏:“魏请确实不错啊。这次争霸战,数魏绛立下的功劳最大,寡人回国后,决定把郑国赠送的乐器及乐人,赏赐给魏绛一半……”

  其实这次争霸战中,晋国的卿大夫个个表现的都很出彩,其中既包括每战断后、跟国君关系密切的游戏伙伴赵武;也包括制定“三军疲楚”计划的元帅荀罂,以及前期奠定晋国争霸基础的元帅栾书、韩厥……

  但这些都不重要,魏绛是争霸战略总方案的制定者,是他提出了先平定西戎,稳定后方,而后实施战时经济,积聚国中最后的力量,依靠点数拖垮楚国的方案。按照春秋时代的标准,制定战略方案的人,是战争最大的功臣,众卿对国君的分析心服口服。

  这一年是动荡的一年。

  虽然,晋国最终奠定了胜利,但晋国还来不及庆祝,元帅荀罂便病重,紧接着,下军将佐士鲂病重,稍后消息传来,楚王病逝,而楚王的对手吴王寿梦也没有活长,他立即尾随楚共王去地下,继续做冤家。

  吴王寿梦去世后,还有一幕著名的春秋礼让剧,寿梦的弟弟季礼三次让出国君的继承权,这一礼让行为令后来的孔圣人大加赞赏,并由此被华夏文明称颂千余年……

  总之,这一年,伴随着晋国的最终胜利,是连续的丧礼——元帅荀罂去世;下军佐士鲂去世;楚王去世;吴王去世;郑国执政子孔去世……

  一个“入盟”造成的羞辱,击倒了两位国君。捎带着,也让争霸双方两位执政相继倒下,其中,荀罂去世,是因为心愿已了;子囊去世,是因为屈辱。

  其实,元帅荀罂病逝早已预兆——战争的后期,出来主要主持日常工作的是预备元帅、上军佐范匄,副元帅荀偃则留守国中。这些行政变动通常表明:元帅(荀罂)已经病重。

  去年一年四战,对这位老人的身体造成无可挽回的影响,只不过当时晋国正处于争霸战的关键时刻,荀罂让人秘密封锁了消息,连自己的女婿赵武都没有告诉。

  他一直在坚持,等来了争霸战胜利的消息,他继续坚持;等到赵武回国,他已经说不出话来,只拉着没成年的孙子荀盈,将荀盈的小手交给赵武。

  赵武在荀罂榻前郑重起誓:“有赵氏存在一天,我必保护智氏。”

  荀偃在一旁说:“不如现在就给荀盈加冠。”

  智娇娇也在屋内,她担心地说:“小盈才七岁,行吗?”

  荀偃厉声回答:“我说行,他就行!”

  荀罂摇头,指一指智娇娇,智娇娇马上回答:“父亲放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