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章、军购_神圣罗马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飞机为蓝本,调整部分设计后进行仿造。

  这么一来需要的时间就无法估算了,主要还是看英法的最高工业水平。如果他们的发动机技术过关,可能只需要几个月就能够仿造出来。”

  和弗朗茨的判断差不多,逆向推演技术不难,只要有飞机样品在手中,拆卸开来研究总是能够有所收获的。

  难的是工业化生产,这涉及到多个领域,大家的工业标准体系不一样,很难做到统一标准。

  偏偏飞机又是高精度领域,一个螺丝的尺寸不一样,都有可能影响工业化生产。

  具体可以参考后世的某些山寨企业,中低端的工业产品都是轻松仿造,到了高科技领域就抓瞎了。

  样品摆在眼前,技术也逆向推演了出来,就是生产不出来。要知道技术壁垒,可是比专利壁垒更加难以突破的鸿沟。

  进入19世纪末期后,欧洲各国之间的技术差距,已经不仅仅只是存在于理念上,而是反应在了工业领域上。

  英法奥各自点开的科技树不一样,大家都在某些领域拥有自己的优势,飞机制造恰好是英法的偏科领域。

  权衡了一番利弊过后,弗朗茨做出了决定。

  “卖吧!不过要加以限制,让俄国人保证飞机不会外流。外交部派人盯着,尽可能的延迟飞机技术扩散时间。”

  只要是有出口,飞机制造技术扩散就是必然的。就算是英法不仿造,俄国人自己也会拆卸研究。

  奥地利出口到俄罗斯的武器装备,都没有逃脱过被研究的命运。不仅要被研究,沙皇政府甚至还进行过仿造。

  尽管俄奥基础工业体系一样,但是双方的工业水准早就不在一个档次上。

  在绝大多数时候,俄国人仿造出来的武器装备,生产成本都会比进口贵得多。

  在这种背景下,即便是沙皇政府一直想要摆脱军工上对奥地利的依赖,最后都败在了钱包上。

  普通的武器装备都是如此,技术含量高的飞机就更不用说了。弗朗茨敢断言,就算是把技术图纸送给俄国人,没有三五年功夫他们都吃不透。

  只要成品不落入法国人手中,就算是法俄两国暗地里勾搭,最多也就派出几个军工专家前往研究,再多就无法保密了。

  和集中相关领域的专家一起参与研究相比,仅仅只有个别人参与研究,效率无疑要低得多。

  尤其是专业领域之外的知识,非常容易被遗漏掉。能不能在战争结束之前,搞出来都是一个未知数。

  况且,就算是搞出来了,飞机技术也是分代的。出口给俄国人的飞机,只要能够对付飞艇就行了,根本就不需要太先进。

  ……

  伦敦,在轮船的轰鸣之后,一艘豪华的客轮上走下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再次抵达雾都,卡雷尔·卡德莱茨的心情是沉重的。连带着对分列两旁的欢迎队列,也不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