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千一百一十九章 干就完事儿了!_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放弃草原;一个是拒绝汉化,然后难以立足、于是迟早会被赶跑。

  满清人为什么实现了中原和草原的统一?

  满清的皇帝搞出了一个三位一体,在中原地区称皇帝、在蒙古草原称大汗、对雪域高原称文殊菩萨转世。所以,满清贵族的统治手法是相当厉害的。但,还是那个问题:你满清人要不要汉化?

  这个必须要,不汉化就没法在中原站稳。但汉化了的满清,又该怎么统治草原呢?

  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

  这句话是满清皇帝的认识,也是满清皇帝统治草原的攻略!清朝人比明朝人征服草原的成本,要低得多!

  但为什么古代中原王朝就没有变一个皇帝敢于去统治草原呢?不是不去,而是不能!

  个中原因除了夷男先前说的那些之外,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中原汉人王朝和草原王朝,在底层逻辑上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古代中国,什么是汉人?

  汉人是根据文化定义的,具体说来就是儒家文化。只要是接受儒家文化,并按儒家文化的指导生活的人,在古代就被视作汉人。

  儒教文化首先是作为大众日常的伦理标准存在,遵循儒家文化的个体,必须生活在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结构当中。儒家文化所要求的这种特定的人际关系,要有比较稳定的家庭组织,前提就是定居。

  定居的前提是农耕,而农耕又有一个硬性的约束条件,就是降水量。

  在古代社会,由于农耕对降雨量的要求,使得汉人要是越过了长城以北,还想活下去,就必须游牧化,否则就是死路。而一旦游牧化之后,就意味着中原式的人际关系结构全部崩塌,无法再按照儒家的方式来生活了。而只要你的生活方式游牧化,就不是汉人了。

  对于中原王朝来说,派兵驱逐游牧者可以,但是要统治漠北,必须驻军。驻军的后勤补给靠中原运输显然不行,路途太远。

  正是中原王朝的儒家文化对地理上的依赖,使得中原王朝越不过长城以北,只能在中原地区发展!

  通俗地来讲,大概就是广袤无垠的草原,对于中原的统治者来说,就是一片贫瘠的化外之地,不值得他们倾尽举国之力去攻打、去完全控制,因为就算是打下来了也没多大用处,而且还要派兵前去镇守,完全就是得不偿失!

  …………………………

  在铁勒诸部酋长全部表态要一起抵抗颉利之后,几人又简单商议了一下接下来的计划,然后便“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去了!

  现如今的确是特殊时期,他们这些部落酋长们长时间聚集在一块儿,很容易被颉利的探子发现,所以契苾何力等人并没有在薛延陀部多做耽搁,从营帐内走出来后,几人乔装一番,便离开了薛延陀部。

  只是,虽然这些酋长们很小心,但他们却有些小瞧了颉利手下的探子,亦或者说,他们小瞧了颉利手中的狼卫!

  “哎呦~!蛮牛,你帮我看一会儿,我去趟茅房!”

  薛延陀营地出口,一名军士忽然捂住了肚子,痛呼一声,看样子是吃坏了什么东西闹肚子了,这人对同伴喊了一嗓子,然后便弯着腰急忙跑开了。

  不过他却并没有去茅房,七拐八拐,来到薛延陀部西面的一处山坡下,他将拇指和食指放进嘴里,吹了一个口哨,没过一会儿,不远处一名黑袍人闪身而来。

  那军士连忙迎了上去,毫不废话,直接道:“速去禀告大可汗,铁勒九部的酋长来薛延陀部中和夷男议事,像是在筹谋着什么计划,他们在薛延陀部待了接近半个时辰才离开!”

  “好!”

  黑袍人点了点头,只说了一个“好”字,然后便转身离开了,几个呼吸之间,便已经不见了身影,显然武功不俗!

  而那名军士,现在原地环视了四周,确认自己没有暴露后,又施施然地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去了。

  ……………………………………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